
消失模铸造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铸造工艺之一,被誉为是铸造史上的一次革命,是21世纪“绿色集约化铸造的主要途径”,在铸造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消失模铸造确实有它很广泛的适应性,但是,并不是什么铸件都适宜用消失模铸造,有的铸件就是勉强可以做,但是工艺出品率低或废品率高。它也有工艺性上的限制,如泡沫塑料模样容易受力变形;与传统的铸造方法相比,它还有个泡沫塑料模热解气化的问题。对消失模铸造缺陷也有待于完全认识和消除等,消失模铸造中常见的铸造缺陷有皱皮、碳黑、变形、粘砂、塌箱、气孔、夹渣、冷隔以及铸钢件表面渗碳等,我们就夹渣缺陷谈点体会和认识。
一、消失模铸造的夹渣缺陷
夹渣缺陷是指干砂粒、涂料及其他夹杂物在浇注过程中随着铁水进入铸件而形成的缺陷。在机加工后的铸件表面上,可看到白色或黑灰色的夹杂物斑点,单个或成片分布,白色为石英砂颗粒,黑灰色为渣、涂料、泡沫模型热解后残留物和其他夹杂。这种缺陷俗称为“进砂”或“夹渣”,在消失模铸造生产中该缺陷是一种很常见的缺陷。几乎采用消失模铸造的工厂是普遍存在的,且很难彻底根除。只有在每一道工序上采取多种措施且精心操作才能把“夹渣”降到很低,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消失模铸件冷却打箱后未清理前,根据铸件及浇注系统表面状况,即可以判定有没有进砂和夹渣缺陷。如果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浇口表面或连接处以及铸件表面粘砂严重或有裂纹状粘砂存在,则基本可以肯定铸件有夹渣和进砂缺陷。砸断浇道棒或浇道拉筋,可看到断口上有白色斑点,严重时断口形成一圈白色斑点。这样的铸件,特别是板状、圆饼状铸件机加工后加工面上就会有白色、黑灰色斑点缺陷。如果工序操作规程控制不严格,生产的铸件严重的影响了铸件质量和定单完成的进度。
二、造成夹渣和进砂缺陷的原因
经过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长期观察证明,从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至铸件,所有部位都有可能造成进砂,特别是浇注系统与铸件的结合部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浇注系统白模表面的涂料脱落开裂、白模结合部位的涂料脱落开裂、泡沫塑料白模表面的涂料脱落开裂、直浇道封闭不严密等因素是造成夹渣、进砂缺陷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工艺参数的选择,如浇注系统净压头大小、浇注温度高低、负压度大小、干砂粒度等因素,以及模型运输过程及装箱操作情况等都对铸件夹渣和进砂缺陷有很大影响。只有在这些环节采取系统的措施、精心操作,才能把铸件的夹渣缺陷减少和基本消除,获得优质铸件。克服夹渣缺陷是一个系统工程。
郑州睿义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消失模涂料,选用高品质耐火骨料和本公司生产的消失模涂料粘结剂配比而成,适用于铸铁、铸钢等铸造产品。经全国各地生产厂家使用后,反应良好,涂料的脱壳率高,铸件表面光洁度好,不粘砂,为客户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产品特点
(1)透气性好。能将浇铸时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使铸件不易产生皮下气孔;
(2)涂挂性好。屈服值高,塑性变形能力强,流淌性好;
(3)高温强度好。热膨胀系数低,经得住高温金属液体的冲刷,不会脱离铸型而导致铸件粘砂;
(4)干燥速度快。涂料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干燥速度快,不龟裂,能形成坚固的耐火涂层;
(5)脱壳效果好。浇铸后形成易于自动剥落的涂料壳,铸件表面光洁度好,光滑度好,铸件成品合格率高;
(6)运输使用便捷。水基消失模涂料加水搅拌即可使用,有效节省涂料配置工序和工人工时。
使用方法
(1)干粉涂料与加水比例为1:0.7,搅拌2小时左右即可。根据使用情况,适当调节浓度;
(2)根据铸件大小决定涂料厚度,一般50公斤以下小件应在1.2毫米左右;大型及特大型铸件在1.5~2MM、2~3MM为宜;
(3)白模铸型需要等第一遍涂料完全干透才可进行下一遍涂刷,否则容易造成铸件粘砂起皮现象;
(4)上好涂料后将模型放进烘干房或置于阳光好的室外进行烘干或风干,去除水分,提高表面强度。若晚上湿气大,须及时将置于室外的模型拿回室内,避免返潮。